低铬的铁素体161-430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(a3)以上约1000℃时,单相的铁素体局部转变为奥氏体,冷却到室温时晶界会形成部分马氏体,这种少量的马氏体同样会在同质焊缝和haz形成,引起轻度的塑韧,这种马氏体可以通过焊后热处理,然而如果不可能进行焊后热处理,则在钢及焊材中加入强铁素体元素ti、al、nb,以铁素体组织的性,防止马氏体组织的形成以及其脆化作用。
{本公司可免费提供样品,免费提供原厂质保书,如需化学成分、热处理硬度等技术问题,欢迎来电。}
c:是重要的奥氏体形成元素,一定的c含量可高温时形成全奥氏体组织,从而避免形成δ铁素体;c还是固溶强化元素,是马氏体强度和硬度有效额元素之一;在汽车涡轮增压器铆钉用马氏体不锈钢棒材中,因棒材要经过退火处理,退火后c以两种形式存在:一是作为间隙原子固溶于马氏体晶格中,二是以碳化物形式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,这种组织被称作回火马氏体,与淬火马氏体相比具有相对低的硬度(≤330hv)和脆性,但韧性较高;棒材加工成铆钉并进行表面感应加热时,表面高温区的碳化物溶解,回火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(c含量足够高时)或奥氏体+δ铁素体(c含量不足时),在随后的冷却中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,而奥氏体+δ铁素体则转变为马氏体+δ铁素体,马氏体的硬度要高于马氏体+δ铁素体 ,由此可见c在该钢中的重要作用。
如果您需要161-430压力容器用碳素钢的化学成分,原厂质保书等请来电我发给您

